圣和的明天 不知不觉来到圣和有两个月了,虽然时间不长,但变化很大,主要是从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记得刚刚到原料药厂的时候,对这个环境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换了工作地点和同事,似乎一起又要从头开始;熟悉是因为只是换了个外部环境,而我的内在“老本行”却没有改变。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话少,这点我觉得跟我们的主任有点像。当然在工作的时候话就特别多,因为刚进来嘛,不懂的地方当然很多,多学多问,对自己又没什么坏处。我记得前几天参加金牛湖学习的时候,李总说过一句话叫“技多不压身”,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刚开始在原料药厂工作没两天就开始参加倒班了,一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我还跟搭班的刘刚说,怎么都没有培训就开始倒班了,这不太科学啊。刘刚笑笑道:你看看还有谁……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左奥硝唑生产结束了,这一个月里除了对工艺有所了解,其他的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思想上就更没有什么变化了,因为又有计划生产奥硝唑了。可就在奥硝唑生产的时候,抗肿瘤车间也需要生产调试,于是我就穿插在生产和调试之间,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感觉到疲劳,有时候就觉得一个人干了很多份工作,也会有抱怨。终于生产结束了,调试也接近尾声了,一个消息传来说黄总离职了,有新的领导要过来负责原料药厂的工作,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有时候还会想换个领导对我们员工又没什么影响。可是真实情况是,自徐总来原料药厂迄今为止我的思想犹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 徐总在会议上,引导我们要积极的思考问题,要从如何节约工时,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取得更多的绩效!给了我们三句话:不抱怨、不泄气、共同想办法;提建议,拿措施,共同出绩效;诚信正直,绩效为先。徐总在交流会上,给了我们所有一线员工从来没有的信心,带给我们激情!特别是,徐总分析每一个操作人员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和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我们梳理思路。使我们一线员工对原料药以后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通过徐总对我们员工一次次的沟通,就象帮我们带到了另外一个企业一样,让我从一开始工作浑浑噩噩到如何做一位增长型思维的奋斗者!让我有了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思路,了解了如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计划,更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就在今天我们顺利的通过了抗肿瘤车间洁净区的市环测! 最后我相信在徐总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圣和原料药厂的明天也会更美好,奔跑吧,圣和! 6 H, [8 W6 K; S(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