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752|回复: 0

项目改造初见成效(五车间 高铭)

[复制链接]

82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发表于 2015-9-24 16: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按部就班地进行前处理的生产工作,可观之处在于从这一周开始我们人数虽然减少了,但产量对比改造前增加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人数减少产量后,管理变得相对容易些了。工段长在周一就把工作细化到各个小点,包括每份记录、每个区域的清扫、每个标志牌的更换等都明确到人,之后又不断补充遗漏的点,让管理变得更系统,任务变得更清晰明确。由于任务清晰、明确,各人按节点按质完成分内工作,意外状况比上一周明显减少,记录填写质量也大大提高。0 H, h2 q- U' _: ~
    上周由于产量多,培训事务繁杂,感觉既充实又疲倦。而这周没了那么多繁杂的事,能把更多心思集中到车间,比如哪边可以更好地改造,多同其他同事交流,用心思提合理化建议等。所以针对不同的工作计划,会有不同的体会和经历。
2 P0 q! j- H7 M+ }1 C) j5 ?$ D    导师对我上周的总结建议用心地给予了点评,写了很长一大段,看了之后也是极其开心的。因为想要汲取的内容不止一两点,所以把它打印出来了,并认真参考时间规划和时间管理的方法。这两页纸也会保存着。现在每天起床会比之前早期一些,留个半小时的时间用来静思和简单翻阅书籍。发现这样每天给自己时间静下来的确有好处,不但可以理理思路,安静地跟自己深度沟通一下,回想哪些做得不够好,哪些事情我本来想做却没做而被遗忘的,哪些又可以被当做首要任务的放在前面列好,次要的放后面。当然,或许本周事情没上周那么多,所以即使是不断涌现的琐碎事务也完全能应付得来,处之淡然。
4 `4 _  I. D. N* H6 G9 N    对上次总结中导师建议提到的几个小点在此提出自己的想法。
8 |) Z$ A* }4 y    一、我对车间改造项目的理解:出于对员工工作环境和效益的考虑,一是拣选人员处于灰尘较大的环境,对身体有一定伤害;二是药材从拣选区周转到前处理楼上耗时耗力。基于此,公司提出这次改造计划。从改造结果看,药材从仓库领来后直接运到前处理,先清洗,那么每道工序基本不用受到那么大的灰尘困扰了;同时由于减少了运转时间,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X- v6 J5 F* B' n3 d9 M
    二、如何适应人员减少、产量增加的情况:这周的工作节奏恢复了常态,过度疲倦感不存在了。一方面由于工段长将任务明确,责任感激发大家按时间点完成自己的任务;另一方面药材运转时间的节省,使得我们可以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今后如果有需要增产增人时,只要合理安排任务,规划时间,相信也会像本周一样能有节奏地完成,而不会像之前一样累傻了
0 g9 I9 N) m+ T7 O4 Z' e$ l( h    三、我们目前的转变离现实目标还差多远:胡队的项目改造一直在进行,我们最近也是不断有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例如清洗时漏水导致地面积水,我们就通过改变清洗角度和缩短水管长度将其解决了。对于改造中的问题,我们前处理会参与进来一起商量,寻找解决途径,不断完善这个工段。凡事有利有弊,即使出于环境、效益的考虑也是如此,比如清洗过后再拣选难度的提高会影响净药材质量,这更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所以在抓生产一定不能忽略质量,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改进,在努力,但现实离目标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3 D0 w* P( s! I1 j4 S    四、为什么会产生差距?如何解决? 这个应该是对我上次总结中提出的缺少上岗证这一硬伤指出的,这是一个我能独立上岗的证明。这里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但更多的是主观,为什么不能在上个月或更早之前积极主动去考,说到底还是没有足够重视起来,没有意识到这个的重要性。至于解决方式,因为心态转正,也完全能get到其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这个硬伤,所以会积极地跟培训师和QA沟通,先把本岗位的上岗证考到,再努力去考相关的其他岗位。7 F/ Z- g, V( ~% R5 ^" f
    五、如果我是车间主任,我会如何带领团队共同达成以上目标?  k& _7 B  W4 e7 @$ C
    1、下到车间各个岗位、各个角落,带头去寻找、发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带领大家一起去找解决的办法,改进设施、优化环境,从而营造出方便、适宜的工作环境。
9 ^- c- |) ~8 J1 Q& C    2、鼓励提出解决问题的改造方案和措施,通过集体投票选出最佳方案。对提出问题及中选解决方案都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奖励不是目的,但可以激励大家更积极地参与我们改造的完善工作。
. E9 L+ A5 l% f) j    3、对考取上岗证的一个激励政策。凡事有两面,一个改造或一个决定,在收获正面效果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负面效应的产生。改造后,中转药材的时间虽然减少了,但拣选难度增大了,实际上要求的拣选时间会变长。对此,我不能一味地要求提高效率,增加产量,而只能在二者之间权衡,对人员进行更好地协调分配。因为清洗、切制不能只剩一个人,那么当前只有五人的情况下,只能把拣选留一个人。时间延长人数又减少,所以只好让每人身兼数职,鼓励大家都去考各自岗位的上岗证,在实际操作中能互相帮助,拣选时清洗或是切制人员也来帮助。但帮忙的认真度要有保证,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净药材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