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086|回复: 2

外调七车间的一天 (二四车间   赵婷婷)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发表于 2015-11-30 17: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人员借调安排,有幸我可以到七车间学习。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到七车间工作。
. d2 n* s4 y  F4 x' I( I/ n    这周三上午两个半小时在外包包装,七车间外包比我们自己车间大很多,不过是灯检与外包岗位一间房,类似于我们贴签与外包。七车间包装跟我们的模式不同,是各自负责各自的,从揣药到套袋子,在小盒子上会做好标记,方便追溯。感觉这个方法很好,如果分开责任制的话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药品的包装质量。但我想我们车间到七车间打包不是第一次,我们没有借鉴他们的方法是不是有某些不方便之处。比如现场立即扫码打包,如果分开包装势必会浪费时间。但四车间的药完全是可以借鉴七车间的方法的,恰好奥硝唑注射液需要仔细审核。他们的包装任务是规定的每小时150盒,因为师傅们的帮忙,上午勉强完成了任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是要提高手速的,当然药品摆放等等也是技巧,需要寻找自己顺手且方便包药的方位。- [6 u- l' g2 @
    最主要的是我下午进了七车间的配料洗瓶工段。七车间是新车间,很多设备仪器自动化程度比我们的高,例如压力表都是电子的,电子压力表比我们指针式的灵敏很多,压力就没固定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与房间风速有关。他们很多细节点上想得都比我们周到很多,例如缓冲间拖鞋存放处是在更衣台下面的,而且更衣台比较长,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人穿衣,我们二车间配料拖鞋是放地上的,很容易乱。另外七车间5S定制做得比我们好太多,他们在洁净鞋上编了号,轮着换,避免了鞋子乱穿错穿的可能,四车间应该借鉴。七车间配料洗瓶同为C级区,因此划分为同一工段,也是同一批人,她们兼顾着配料跟洗瓶的工艺。我们车间配料灌装为一个工段,我们也将学会两边岗位操作为目标,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员流通不便的麻烦。下午我主要是在洗瓶帮忙,配料并没能仔细研究,只问了师傅几个简单的问题,趁着下班前看了两眼。七车间投料不是靠人工抬桶而是靠泵抽,为什么我们车间不可以呢?之前有提过但被否决了,虽然管道会有残留,但通过实验得出具体残留是不是可行呢?这样改变的好处有一下几点1.避免一部分物料接触空气或人而污染,更安全。2.反而会比人工倾倒更准确,因为人工不小心会有撒料的情况。3.省时省力。正好四车间换了桶装的丙二醇,改下方法,就可以不用一桶一桶的倾倒。七车间配料是自动化的,类似于我们新制剂大楼的配料罐,只是他不是浓配稀配,而是超滤跟配料罐。不过没能具体研究。% a$ j9 f5 Z0 }' |5 @4 R9 V
    另外七车间洗瓶应该跟四车间类似。更准确是跟新制剂大楼洗瓶机类似,是从外面进瓶的。但他们现在存在一个问题不知道我们车间有没有,轨道上两边的瓶子会倒瓶,需要人工扶瓶。据了解这是近期才发生的问题,找过机修也找过厂家,但没能解决。这得浪费一个人工。我只是粗略地分析了下,可能是以下两点原因:1.轨道由于长期被瓶子撑而变宽了。扶瓶过程中我发现两边略疏松,而一疏松瓶子就会倒。师傅说之前是没有倒瓶现象的,那一定是生产过程中某些微小细节点发生了变化。2.边缘摩擦力较大。每次扶瓶时都可以明显感觉到摩擦力,如若摩擦力小一些,不至于阻滞瓶子跟上下面网袋的速度,倒瓶现象也会有所改善。涂油是不现实的,边上加滚轮装置会不会好一些?上面两点结合着改进不知道会不会有效果。他们生产结束后清场我看到了他们的智慧,洁净区不可以用扫把之类的,他们就用废弃的塑料桶做了小簸箕,地漏刷做扫把,可以扫掉设备上一些玻璃碎片,比用压缩空气吹到地上再拖省事也安全点。- W& C0 \. U0 P6 }( T
    去七车间的这一天学到跟熟悉到的还太少,能总结出来的也不多。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可以多了解多学习。; S1 T  k9 F" A7 ?$ Q# ]3 b( q# K6 V4 ~
                              

3

主题

46

回帖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发表于 2015-12-1 1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叹不如!我要向你学习!

3

主题

5

回帖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发表于 2015-12-7 01: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人,好厉害。
8 @/ L& @( V8 a  d/ E4 g1 @7 C8 \5 T! l, [
内容来自[手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