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周的工作比较忙碌,每天都有种8个小时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的感觉,万幸就是基本每天都可完成工作,自我感觉速度是提高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 y+ @0 O% ]8 c" P! M( ~+ ?" K# v- Y0 F 前几次在做消癌平成品及通关藤浸膏的杂项树脂检查时,因为手法不对,做出的结果总是会不如人意,不过很高兴的是这次我从倩倩那里学到了新的技巧,就是加入10ml三氯甲烷后振摇时不要用力过猛,振摇不要太过剧烈,当加入三氯甲烷后,溶液会立即分层,下面是澄清透明的液体而上面是黄色透明的液体,这说明提取的不完全,这时反复轻轻振摇,动作不要剧烈。之前在学校也做过萃取实验,每次振摇都很剧烈,就好像不剧烈振摇就无法萃取干净一样,现在才知道有些萃取并不需要振摇剧烈,不同的东西要不同对待,以前的思想要改变。当上层液体由黄色透明液体变为黄色混浊液体时静置片刻,取下层依旧澄清透明的液体于水浴上蒸干,然后加冰醋酸溶解,再加水稀释。如果之前振摇的很剧烈,下层液体就会变浑浊,最后做出来的结果就很不好。我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好,以后做实验再也不用纠结果是不是符合标准了,感谢倩倩给我分享了这么好的一个方法!
: d) ]# g7 C! j6 t; V; c 本周还学习了崩解时限的检测方法,崩解时限就是指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崩解是溶出的前提,溶出是在崩解的基础上药物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溶出介质的过程。崩解是早期评价药物是否有效的方法,后来发现崩解良好的药物并没有药效,问题出在崩解后,药物没有溶出过程。为了更好地在体外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后期开发了溶出度测定方法。溶出可以检查药物的含量,而崩解不能,一般做完溶出的药物不需要做崩解,感觉溶出就是崩解的升级。崩解做起来其实很简单,按要求安装好仪器后,设置好参数,一般时间需略长于规定时间,温度为37±1℃,崩解时限以最后一片样品完全崩解的时间为准。- \" M1 }) W4 N- j a1 m) g
说到溶出度,在此回答一下上次导师留的问题:1、质量标准中设置溶出度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溶出度试验,模拟药物在人体胃肠液中的释放情况考察药性,还可以反映出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是控制药物质量指标的一个重要标准。2、桨法和转篮法还有小杯法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桨法一般用于片剂溶出度的检查,转篮法则适用于胶囊剂等易漂浮的制剂,而小杯法可以检测主要成分含量较小的样品。3、溶出仪的校正如何做?溶出度仪用水杨酸标准片进行校准。4、怎么能实现1分钟内取完并滤完6个样?至于最后这个问题,我能想到的只有熟能生巧了......
/ o7 L/ ?5 W& _% G 眼看着就要转正了,以后的每一个实验就真真正正的跟自己的绩效挂钩了,为公司做出绩效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努力学习理化组的所有项目,争取尽快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9 C6 |- M8 N6 v
, i2 _: O$ U4 B) e* w
% C' R& u; d" n: L
; H4 f. ?9 I- `7 A1 {8 P, z-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