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12日,因为需要配合设备工程部改造灭菌柜,很遗憾地没能到管理、技术岗位的述职竞聘现场旁听以拓宽自己的视野。7 ?' V' d, z# g9 _
2015年12月19日,这场述职竞聘是属于我们普通员工的。虽然我刚进入公司半年的时间,甚至还未能转正,但照我的性子,肯定不会任这个机会从我眼前悄然飘过。有人说,你这么积极是何必,只是徒增自己的工作量罢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并不一定都是机会。但是不去尝试一下,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机会呢?即使不是机会,起码证明了一件事,我有勇气去走一遭。不成功,也可成仁。3 L: P# k& T( K# G0 H3 ^6 @( N
花费了一定的时间精力,我做完了述职竞聘报告PPT,并在关主任的指导下,对内容进行了完善。在制作PPT的时候,回想入职半年以来的工作,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负责、参与了如此多有趣的事情。每一件,对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的我来说,都极其富有挑战。从“不懂”、“不会”,转变到“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那一刻,装满我脑海的不是自己完成这么多工作的沾沾自喜,而是对在完成这些工作的道路上给予我帮助的前辈奋斗者们强烈的感激之情。在我每一次请教完前辈奋斗者们之后,不管他们是否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或者提了些个人看法,抑或跟我说到哪位可以切实地帮到我,我都会说声“谢谢”。不止于礼貌,更是出于真心,出于实意。3 X w, ?' b: D! ~1 g
在学生时代,我有多次站在舞台上的机会。进入公司后,同样做过主持、策划。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怯场的人,是一个思维具有逻辑性的人。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即将轮到我上台演讲,候场的时候,我的心跳居然急速地跳动。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因为紧张,还是单纯地因为我太过看中这次演讲。我赶紧深呼吸多次,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稍有缓和后,便踏上了讲台。
$ E! m3 U. a0 B8 a; g4 ~9 Y 结束之后,对10分钟演讲和5分钟答辩,只有三个字自评:不满意。严格来说,是“糟糕”。①演讲说了太多话,却没能突出重点;②答辩时出现卡壳,脑袋犯懵的情况;③简单的问题,没有做出比较好的应答。可能是自己真的是有点急于求成,过度在乎这次演讲,没能够以平常心对待。这次经历也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你会的事情,不要总是放在脑袋里演练,还是要谨记“熟能生巧”,努力去做。好坏与否,都已是过去式。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现场的三十几位同事述职竞聘,以及各位领导对我们的点评和提问,给了我诸多启示。正如李总所说,你们敢来,不仅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更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0 v3 K: j0 z+ j- w0 O: a" D6 M 改变固好,去除原有糟粕,不要为了改变而改变,既要降本增效,也要以你的客户为第一,不给他们增加麻烦;
, ~# w U* R% t& t/ q 我们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优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虚心请教,潜心提高;
- Z5 [3 }) B3 s7 e7 }) {; a* T. X 深入思考,各个岗位所需要做的工作并不止我们眼睛看到的那些,还有很多背后的故事,全方位了解;
9 X, V0 T! c! K9 N 弄明白自己想要做的,将自己定位好,与现岗位人员进行比较,找到差距,竭尽全力去弥补;7 ^+ `$ e# A" q4 o6 j
注重实际的改善,切勿“假大空”的形式主义,要有计划、有步骤,严禁“等、靠、要、拖、瞒、混、骗”。6 Z- X7 p. P! ?0 u! e3 r;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