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勇董事长在15年6月份质量分析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 x/ O0 h% ^( B0 G3 f6 N
企业要生存就得适应社会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不断的转型。以前我们在转型方面欠了不少的帐,现阶段处于快速转型中,人员的流动稍多了一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我们不用过分的畏惧人员的流动。同时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都需牢记两点基本理念,我们要的人,一是追求自由的同时要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二是,敢于创新,同时又是严格自律的人。
/ I2 t5 W$ c1 t' @% q* r/ F" B 我们的质量团队中的一批年轻人有激情、敢挑战,只要加强学习,同时,将学到的知识和追求的理想落到实处,就一定会开花结果。
" S% h$ N5 s; i3 y& d x 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6 S$ x6 \; V% e, l# |* @+ v ) B9 Y/ V0 \( V
1、质量部门要准确定位3 H( [0 m) P' `7 Y
质量是研究出来的,通过生产去得以实现产业化。
) B; j% L8 k2 y: ^$ T 质量部门要有服务于生产的意识。
! ^7 s: N; t* P 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由质量部门牵头,SOP等文件又来源于生产。因此,质量部门的人员一定要参与到一线生产中去,与生产人员一起共同制定SOP,质量负责人一旦批准SOP后,无论是生产人员还是质量人员都得严格执行SOP和质量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质量人员又是执行标准SOP的监督人员。 + j$ p9 p* T8 T
+ J2 X3 E9 ~, \1 e- ?5 O+ K 2、工作中解决问题要学会抓本质
1 t/ R9 G v1 o, ^& g) y- c 工作中遇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各种指标往往只是一种表象,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指标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定的,要知道最终是为了什么目的,抓住本质才能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1 }- t" n+ |5 P0 a9 F' l! V
) g" b$ T9 c% v- z" S" M* g 3、明辨是非
! \2 Y( K2 N/ W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要明辨是非,不能含糊。比如:出厂前的质量由生产负责,出厂后的质量就应该由质量人员负责。. _9 g6 Y) H( G' d# L( ^! u5 y
, c6 \. u: ^( V: j& \ 4、具备保证工作质量的操作能力后才能上岗
+ {/ m; i* k! w1 S3 r, E 无论是生产人员,还是质量检验及管理人员,到岗后首先要进行岗位能力培训,培训工作一定要在正式上岗前进行,只有通过上岗前培训并通过了的考核,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的人员才能正式上岗,才能做到对体系的具体工作负责。
$ t# L/ y: ^% {4 k a" z) Q 总之,各种培训结束一定要考试、测试过关才可以上岗。这其中,最终是否能够独立标准化合格操作才最重要。; r# F4 }4 _# i9 |9 r1 O8 U
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基本技能的考试、考核常态化。
% u5 x5 L5 Y+ Q
( \+ v6 K3 k+ u& F* s# Q 5、实现标准化生产,及时解决偏差5 g* o4 t/ z4 r; K! j: T
生产要标准化,发现偏差要及时解决。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把SOP细化、精确化,发现偏差及时记录和处理,并制定相关细化的更精确的标准,标准越精细,越能保证质量,也能更好的为自动化和率先实现工业4.0做好准备工作。( k, u& f% D$ L; u2 U0 _& ?5 g
. y5 B+ i* ~( \% p8 G% U 6、关于研发与生产的关系) N& P, A, Y s3 {* P( A% @! f
凡是与GMP相关的工作全部由生产部门负全责;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过程中,不牵涉到GMP的前期工作由研发人员负全责。同时,生产技术部又作为桥梁,需要发挥好生产与研发之间良好沟通的作用。
0 g- Z3 \( K4 m* D: r 还有,前道工序虽然是为后道工序服务,后道工序也要提前介入到前道程序中。前道工序的还要对后道工序做好跟踪服务。
/ S% a/ f; [! ~' m7 P; S 总之,后道工序提前介入前道工序,前道工序要不断的跟踪后道程序的实施情况。* V4 C' t5 o S7 w0 o
6 K' x: t) G: B3 c) S $ t$ b( ]) b% R)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