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a! L9 V4 ]3 x" n
——参加前黄母校校庆有感
( u" Q) Q5 j( |: r. C
1 T' m- \- ~7 k& x
. h# {; ?# s: d; s1 n 和大学母校的校领导一起参加高中母校的校庆:
/ ]( w$ l% j1 | A; ]
% D x% {9 O0 s) r5 m; d1 k8 `: k: i1 f
: A3 E `7 [6 p# l. P
看到,当年被田园包围着的乡村中学已搬到大学城的中央,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一片接着一片,校园更是像花园一样,其他的学习和生活实施也是应有尽有;
3 T# @1 K- _' E" y5 z+ v& z/ ?0 E6 r2 A. f. |9 z
2 J8 B8 G% D# d; W& O
f% w3 q3 u: n8 S6 ?, o
想起三十多年前,每天早上,天还蒙蒙亮,就被老师从宿舍暖洋洋的被窝里赶到用煤渣铺就的操场上跑步,在扬起的灰尘里,累的呼呲呼呲,还得继续坚持;6 k C7 n z/ l% _
4 d' a5 h$ B3 h. \/ R' x1 }) | W中午,几百个学生围着餐桌站着吃饭,10分钟之内一扫而光; 这些场景,历历在目。# i0 D1 A n4 N
, v+ Y5 o9 i; G' d
, d4 Z. J' k. S/ R" [% W/ K8 B, q
$ Y. S! H. Y4 T& F9 _傍晚,集中的晚自修开始前,难得的休闲时光,通常会去校门外的田埂散步,看蚕豆开花、闻稻叶飘香。
% w$ u! A+ _% M3 l/ P, z1 a ]3 F" [9 N& ~: {2 `; e; Q7 \" p
时间飞逝物是人非,愿母校越来越好。4 A4 n1 {( `, l$ B
, w d) x+ c* ~8 C
$ _- x8 d+ f) u: ]9 W
: [! K4 A! `: o6 |* H8 e
离开高中母校开车回南京路上,无意中路过初中的母校,也是一个从初一到高三的完中,路过时看到校园变小了,房子也是旧旧的,更重要的是没看到人影,满满的就是一种凄凉。5 C. p8 {( n% q/ v" A' D
+ I2 i7 e/ O# d0 t( ~* o+ h
" s( ]2 F7 B7 G& W' X9 e. |
让我处于沉思之中:
* [: {/ K4 R# ?! P5 n# U: s
3 k% O/ j# T" C# q: D9 P5 P. [* _+ {我的初中母校,学生轻松、老师也轻松,上课时,学生准时到课堂,老师准时开始讲课 ;放学了,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老师也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4 e _8 `3 O9 f/ g! J" F, p/ b3 c7 a1 m% h# W: H# ^* c/ m
我高中的母校,学生总是被逼着无奈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生除了睡觉就是学习;老师除了睡觉就是想着如何教会学生,课余时间,老师除了备课,还要像“周扒皮”一样“半夜鸡叫”(其实是早起的催命铃声),然后就是巡视学生们的早读、早自习。
7 K" i" E, {+ _4 w, Z8 \- ]4 i4 }! Y" w1 o( _
学生辛苦、老师更是辛苦,而且这些苦,只有身在其中的学生和老师自己知道。
7 ~( D7 K% H4 k: b9 t2 t' `7 E # L8 q W5 e$ z+ ]
* z# _) [4 F9 t& v4 e- h
* B$ W1 x2 K* f. s) f" P
三十多年过去了,高中母校变成了更多的孩子和家长都想进的学校,初中母校不知会是怎样?( s( G4 C; {1 v- {8 x
7 j" b0 u+ E: f* N6 d) a
1 j* F7 |+ z& E4 T- M$ L
兴盛与衰败的差距就是奋斗路上付出的努力的差异。
, g5 `+ d7 n ]6 H& R" T1 ?: N( ~6 k1 ?2 T6 O; c
. k; O+ [. K- }4 M9 j* K- k$ _
学校如此,企业是否也是如此?
3 J* S9 ^$ _! b
. m6 A/ \0 N- O+ ^/ k其他的组织是否也是如此?' D/ e' Z' E2 `! D/ M. [8 x. ` i
9 {5 Z- n' E: U6 S/ Z& b
0 @+ M/ L4 Z% N( d0 K, L! H! E , q/ z+ C) e' ?3 t3 H
王勇于2019年12月8日
6 J; s) A; t8 U6 ]* P! J; P& ?3 d[sub][/sub][sup][/s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