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3-26 1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总讲话中多次提及“互联网思维”,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个词与我一开始的理解还有些偏差: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 H& D. X6 l& c7 X2 Z! |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周鸿祎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的杀毒行业,提倡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单点突破、颠覆创新这16字箴言。说白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在拥有巨大信息量的条件下,以用户作为导向,思考行业各个环节乃至整体的思维方式。而“互联网思维”很好的体现了王总所提出的“增长型思维”。
- b( _0 {' S. D' F" `3 C 我认为,用户导向是“互联网思维”的首要关键。
5 K$ v7 w& Z/ M% Y' J+ NIT行业的“互联网思维”的“价值环”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制定和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开展要,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层、业务层和组织层都围绕着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设计。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具有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 Q2 e9 S+ U1 `% \! T$ [: K
其实很简单,就是换位思考。
( H/ k( X/ T& d3 @% C6 g9 q) N0 w 就我们圣和药业来说,病人就是我们的用户。我们只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就能发现很多问题:什么时候要买药?为什么要买药?在哪买药?买那种药?一下就反映出销售推广,物流渠道等问题。: h5 R$ k/ `) D% s% m
对我个人来说,公司和同事就是我的客户。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希望我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站在同事的角度来说,就是希望我能更好的配合他们的工作。当然,这也是我一直努力为之奋斗的。然而,这并不足够,还需要“互联网思维”的另一要素,也是王总多次提及的:“大数据”。4 @3 j7 _& ^6 O7 c' }
“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其实就是巨大的信息资料,它具有四个特征:准确、速度、变化、数量。换句话说“大数据”就是我们需要的及时并能够随着时间更新变化的海量信息。那么这些信息从哪来?——学习!
0 E/ H/ w9 Y$ j 牛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而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学习是我们进步的基础,是成功的保障。增长型思维的重点是创新,而创新的条件就是学习。不论成功失败,所有的经验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成功和创新的基石。所以我们要学习,向同事学,向上级学,上网学,抓住所有的途径,尽可能的充实自我,无论是工作技术上还是自我修养上。同时也希望公司能多提供一些提升自我的学习机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信息都是有效的,有些甚至是无用的,如何取舍,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4 p4 p, ~& [8 t0 O b
什么是“增长”?“增长”就是创新,也是“互联网思维”概念里最为重要的部分。创新不是说说的,不是说我要改变成“增长型思维”就能改变的。就像每个人的性格,思维模式的惯性很难说改就改。所以我们可以先从小事做起,先从身边做起。创新是改变,改变的前提是怀疑和否定。所以我们首先要敢于怀疑敢于挑战,不能总是“得过且过”,不能安于现状,做一个“挑剔的处女座”。不安于蜡烛才有了电灯,不安于行走才有了火车。凡事都想想是不是错了,是不是能更好,那我们就有了可以创新的地方。当然,怀疑和否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思考和行动。多想多试才能使我们“增长”起来。
: ~% [) `( G1 J8 U 对于我工作所在的研发中心来说,存在的根本就是创新。我听同学说过多分子材料的研发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先确定材料的用途目的,然后去合成;还有一种是先合成出材料再去找适用的用途。在我看来,药物研发的模式更像是两者的结合,更为复杂和困难。我参与的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环,似乎无法改变什么。而事实上,我可以改变的地方很多:使工作衔接更高效,使分析方法更合理,使试剂材料更节约。别看这一步一步很小很小,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有这么一点小小的改变,从整体看,我们其实也在创新。
* @. a9 ?5 d1 z 其实公司就是我们的用户,我们要多从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我们的工作更高效更符合公司利益,换而言之,我们又何尝不是公司的用户。所以管理者的“互联网思维”也很重要,比如李总的“建议奖励机制”就是“互联网思维”的集中体现,很值得学习借鉴。在最后,我提一个建议,希望公司能组织更多的业余活动,不一定是吃饭聚餐爬山旅游,哪怕是在操场做游戏,都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公司的集体荣誉感,让员工找到归属感,成为一个圣和人,并且能在工作中展现出更好的精神面貌和团队合作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