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12月份的圣和在我看来可以说是“动荡”的!结果变了!正如李总在四季度总结会上的讲话说的,结果变了。2015年的各项评优、评先标准以及体系设立的变化只是2016年工作变化的开端,是王总给圣和人注入的一支意义为‘必须奔跑起来创造高绩效否则将会被淘汰’的“预防针”。提醒每一位圣和人,2016年奔跑起来创造高绩效的人才是圣和这支团队的领导者,才算跟的上团队。以下为我对王总在2016年年会上讲话的个人感想: 
$ l  s" O' |# a3 m    一、缜密的逻辑思维8 R7 q6 P1 s+ K  f2 w7 V- H 
    纵观王总在年会中整个2015年工作汇报总结及2016年工作部署的逻辑思路,我体会到了一个企业家在保卫人类健康的医药行业中打造百年长青企业的决心与资本。1、王总在汇报中先分析了2015年各体系工作成果,并且适时的对做的好的、高绩效的团队提名表扬,当我看到个别大区的销售业绩超出以往150%的增长时,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出想不到的成绩!绩效指标永远不能作为我们工作的标尺,努力去做、全力以赴之后,收获的就是超出指标的高绩效!2、坚持自我批评,王总在分析完各体系的成果后,采取对外开放的工作方式在同行业甚至是跨行业的高业绩行业间寻找差距,有这样的自我批评力度及行业竞争模式,又何谈2016年的业绩会没有突破呢?3、2016年的工作目标及方向:挑战极限做好16年的工作部署。雄心万丈,要落在实处。高绩效不是喊出来的,针对2016年的工作目标王总具体到各体系、各部门做了系统的方向指点,剩下的就是我们圣和的奋斗者们向着超越指标的方向去奋斗! 
8 b8 A0 k5 z* ^8 R  V' e    对于王总讲话的思维模式具体到我个人的工作中,我想到,我也算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如何运用资源及这种思维模式去更好的管控好、带领好我自己的小团队,去更好的为质量做好保障呢?量化,是一个很好的原则。每个队员有什么优秀之处展示出来,人都是有竞争意识的,虽然历来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会被孤立的,但也正是他们是一般人效仿、挑战的对象。所以在2016年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公开化的去宣扬、奖赏高绩效的兼职计量员,竞争是前进的最大动力,部门间的横向学习更是带领整个团队向前进的动力!而对于按部就班、原地踏步的成员毫不客气的淘汰! 
! d2 C. P* o# ?4 N    二、挑战“不合理”创造高绩效 
2 G5 b; x5 S& v: j    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万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总会有好结果”!2016年是奔跑的一年,奔跑的速度、路程决定了与同行业间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能原地踏步,公司内要手往前伸、公司外要眼光向外看,手向前伸才能快速执行,做到提前预知、准备,为转接前一道工序节省时间,为下一道工序预留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眼光向外看才能看到与同行业的差距,取长补短,找出差距,提高奔跑的速度去赶上、去超越,进而创造高绩效! 
8 u( N- e3 b. ^- L6 a    在王总的讲话中,让我看到了、了解到了研发是未来的希望,圣和的研发专注于新药,新药的开发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试想拥有这样一支高投入、造福全人类的研发队伍在创新药上奔跑着,圣和希望的曙光又怎会不更加耀眼呢!增长型的创新思维已在圣和人思想中根深蒂固。" ^/ u" c  c& c 
    而在我计量技术员的工作岗位,如何更加快速的奔跑起来呢。做好计量器具、特种设备的合格使用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具体到整个体系的工作中应该是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去节约检验成本,从检验周期及外部检验费用上面着手节约。 
! [* t) _9 d: z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下面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 M- P. m' U6 U    一、车间对计量技术员的考核初稿有无可以再量化的项目?2 K+ p8 C: \) M" ^0 D  a% Q 
    一切的考核都是为了工作更好的开展,激励每一位员工做出高绩效。: Q6 g5 Z: V  V4 X 
    2015年年末生产技术部对工艺员、技能培训师、计量技术员增加了客户对自身工作的考评,真正把以客户为中心量化到实处:考核初稿  | 量化优化后  |   
  s- Q; l- g+ i3 w1、车间计量器具过期未按期检验,1分/次 |  
; Y6 D- Y' J4 V# f1、车间计量器具过期经确认为过期漏检,1分/次 |  $ v- ]% n4 j& J# C0 x$ L& d 
2、经检验过的计量器具造成损失,出现1次,扣1分 | 3 [9 k6 X( g  H- _% w" a 
2、经检验确认合格后的计量器具造成损失,1分/次。 |  
  
8 _# `9 ?9 H1 G    二、与研发的对接,如何做到手向前伸? 
% @. V: J) [0 v7 {9 W4 K4 O7 J0 |- N    在2015年的计量管理工作中,累计收到研发部门的计量检验申请3次,同时为了更好的在产品技术转移之后,车间能够更加快速的投入生产,计量器具检验做好质量保障,对于新大楼内的车间,我这边会随时关注生产计划做到提前检验,不浪费检验成本的同时切实做好计量管理,对于研发体系需要协助的计量检验工作会积极的给予帮助协调。 
8 [( e. b* ~3 ^* o- H    三、2016年巨大销售额背后,是产量的巨大增长,应如何应对?, t' u( f2 a7 q8 V 
    1、检验工作& X1 f& V4 y8 [ 
    产量巨大增长,对于计量检验就是做好保障,不因计量、特种设备检验周期耽误车间生产计划,2016年我将会与外部检验单位协调更多的现场检验资源,不因外部送检周期耽误生产计划。同时,特种设备方面与安监、质监方面做好工作,确保所有特种设备都在法规允许的运行,不出现外部强制停用问题。 
( h4 X9 T8 G% m7 }    2016年压力表、玻璃量具两个标准运行后也会很大程度的满足低值易耗计量器具新旧替换时的检验周期,更加能够满足车间需求。 
1 u0 s: l9 M) W, x) S    2、基础硬件创新) N6 n! v3 q) Y! h2 d7 C" E7 x 
    产量的增加后对于仪表设备的自动化需求也会更加迫切,关于计量器具的先进仪表等我也会积极关注,及时与使用部门沟通更加便捷的器具,优化人员操作。" [+ q: g* \( u6 V 
    3、提前预防8 x: t) w/ r7 E! F* P9 q# R+ T 
    计量器具使用中损坏是耽误生产的一个重大因素,在2016年的工作中,我将会更加关注计量器具的现场使用维护工作,做到提前预防,低值易耗适当时间给使用部门提出提醒,可以及时购买检验,确保生产计划。 
' L, @) L# H9 U- V: @6 F( p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