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董事长在质量分析会及供应链月度会议的讲话摘要 (2016年2月2日会议) ( `6 F2 j* o# E8 D9 K E p1 S
一、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u1 ^: E$ f$ [; v
好的产品质量是研究出来的,再通过生产制造出可以社会化应用的产品,因此也可以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质量部与生产部之间的定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质量部服务于生产部。
" _) T& C g* W: `, z 质量人员如何服务于生产:4 [! u% W3 Q* s; q8 c' O3 p
1、质量人员通过审核、批准和监督的手段去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与稳定性。通过审核批准SOP 等规程,同时监督所有的生产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SOP等规程操作来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i9 N* p6 F: ] 2、质量人员在行使批准权、监督权时,首先就要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只有批准前要参与到过程中,才能保证批准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行使监督权时,更要参与到过程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要无私无畏的做好监督。
- H i0 d/ p1 c( | W) P 明确监督权的分配,及时做好监督工作:7 }, S' X4 ?: L- H1 S) m1 ^
尽管质量人员是服务于生产人员,但是质量人员是有监督权的,也就是质量人员有要求生产人员在违规操作时停止生产的权利。对质量人员行使监督的权力分权如下:' x7 p" r; X( ]6 |' D
1、一线QA有权让被服务的车间任何操作人员、任何工段在违规操作的时候,停止操作;
5 z+ o2 @# A$ b! h 2、质量部QA主任有权让任何一个车间在不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的时候,停止生产;& k( Y6 m, U. F) _* e6 g
3、质量经理有权让整个生产体系在不按GMP规范执行的时候停止生产,也有权让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报废。
) A. Y ?' Y$ D 其实,无论是质量人员还是生产人员都是为了保证生产出质量一致且稳定可靠的更安全有效的药品而在努力工作,这也就大家,包括质量人员,尤其是QA人员,尽管不从事直接生产的工作,但要参与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去,及时发现问题时,立刻纠偏,对于纠偏后不影响结果的,可以继续生产;对于即使纠偏也会影响质量结果的,必须先整改再生产。
% p3 u$ ^8 u; _# P 二、上岗证7 O5 j, k, P0 {! E( l
对于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关键岗位、重要岗位,无论是生产人员还是质量人员,以及工程部的维护人员,在正式上岗位前,一定要先有证再上岗,生产人员、质量人员和设备维护维修人员的分别具备操作、监督、维护保养和维修的能力才可以发上岗证并准许上岗。5 O& G- e+ C' X, d
新引进的社会熟练工需具备能力再引进,而对于不具备能力的老员工,则要先培训再上岗,培训结束后的考试包括两个方面:书面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 G, ^' c9 O' H' C. }) N考试合格者由培训老师签字认可,然后再由QA签字批准方可发放上岗证,才可以上岗操作。
; d& \) B$ {- Q! w1 D' Z7 n; j 培训人员必须是熟练并精通操作流程和规范的人员。
+ j4 ^/ J$ d+ V, W" X+ S, ^: G 采购大型设备,尤其是重要技术设备时,去接受供应商培训或参加供应商来我们工厂培训的人员包括工程部的维护人员、生产部门的操作人员以及QA人员,这些相关的人都必须参加培训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 M, D# L7 T F" e: L: ~ 三、认真规划目标并设法支撑实现# F M& G4 B* U! }3 x* H8 _. T
工作要有规划、有计划,并围绕规划、计划中的目标,全面思考支撑实现目标的方法。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要善于使用两项工具:9 Q$ j4 D1 }; w+ e
1、战略地图% _/ _4 f9 G- ~4 ?5 H! Z
供应链员工重点围绕公司的质量、成本、人员管理、文化和制度建设等四个目标层层规划分解,清晰自身具体的战略目标、规划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定战略地图。 D$ l! X# J. X9 O: O/ T
2、鱼骨图
& M( D ?7 U, A2 ^/ m 实现目标的关键KPI指标的制定可使用鱼骨图来拟定关键KPI指标,围绕目标,抓重点来支撑目标实现。
" h9 f4 n# y9 y+ ], ^% G- K5 } 四、生产质量经营分析会议汇报思路
% A. k7 r: D' s 会议要按照围绕目标找差距、有分析、定行动、求结果的思路来汇报,最后可以提出自身需要其他部门协助一起解决的问题。+ o: ~+ m( r8 \- b I3 l
1、找差距& b! e: y6 w y
围绕质量、成本、人员管理、文化和制度建设目标,寻找差距;
' f7 x7 v8 n: N( H 2、有分析9 R* P" W: ^; k) E1 @8 z. K& P
用增长型思维,拓展视野,发挥想象力,对照标杆由外向内分析原因;
5 C/ O9 u: L( X% {1 H 3、定行动
/ i: ?6 Q0 |5 S- s2 F& z 结合原因分析,制定专门、具体的行动方案,消除或缩短差距;
: y1 T; }; U+ R 4、求结果
4 I' ]4 y" {2 k8 B 有了行动方案,还必须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和求得的结果。5 w! _0 K8 i: h; h4 j7 x7 T
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一般的问题,应第一时间去解决,做到当日事当日毕。日常无法解决的问题才在会议上所提出需要协助解决的方案并请大家给予协助。
5 l$ R0 @/ a8 c# u 五、质量及生产经营分析会议流程安排! I [3 s0 l3 F. Q. V
1、质量分析汇报: }3 w; F5 w8 \% U- _
2、财务和成本分析(财务人员)5 W6 f& j b" e. p- x1 Z; l6 i
3、绩效分析(HR人员)
0 A+ a5 H+ |5 c4 }4 ?5 i 4、各部门人员按照围绕质量和生产经营目标找差距、有分析、定行动、求结果的方式分析汇报。
' H+ k! `! K% d |
|